台湾下令「华侨」改称「侨民」 南加侨界大反弹(图)

原文链接>>

(image)  

 双十国庆,侨胞参与升旗典礼。(本报资料照片)
 
日前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吴新兴下令,将相关该会行政规定中的「华侨」修正为「侨民」,其中包括:「华侨热心公益自动捐献奖励要点」修正为「侨民热心公益自动捐献奖励要点」、「海外华侨团体联繫登记作业要点」改为「海外侨民团体联繫登记作业要点」。规定一出引来侨界一片反对声浪,反对情绪更在侨界不断酝酿。13日,作为南加州传统侨社龙头、罗省中华会馆发表公开声明,谴责此举潜藏分裂侨胞、抹煞华侨功绩的意味,更恐包含未来要求侨胞选边站的祸心。

中华会馆主席梁永泰表示,日前之所以以「不适合说什麽」来回应华侨变侨民的改变,一来是不希望把修改称呼无端的扩大化、激烈化,引发传统侨社以及南加州侨界,乃至和国府驻派单位间不必要的摩擦。二来,罗省中华会馆成立于百年前,比起中华民国建立还要早,先贤们协助国父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国,所以无论是「华侨是革命之母」的历史功绩,还是传统侨社百馀年来的历史基奠,都非常厚重,所以在一些事情上不需要动辄回应。

然而「华侨」改为「侨民」的做法,在传统侨社内部不断发酵,引来许多侨团代表、侨民反感,大家认为此做法在未来可能会引发侨社分化,更恐是对「华侨」历史功绩的抹煞。所以发表声明,表达罗省中华会馆遵循前辈先贤,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理念和精神,同时也希望提醒台湾的执政党和相关人士,不要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和小动作,抹煞「华侨是革命之母」的历史事实,因为中华会馆立场不会因为执政党,或个别执政者行为而有所改变,更不允许对华侨历史功绩的扭曲和抹煞。

罗省中华会馆顾问张自豪指出,继陈水扁政府时代侨务委员会前委员长张富美提出「侨胞三等论」之后,蔡英文政府的侨委会委员长吴新兴下令,将「华侨」修正为「侨民」。如果真的只是如其所说,改了一个字那样简单,那麽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做这件事,所以其真正未来的影响值得深思。他认为从「华侨」改为「侨民」包含了个别集团和个人「去中国化」,和「分裂侨胞、迫使华侨选边站」的双重含义。

张自豪说,在去年立法委员林昶佐要求清楚定义「侨胞」应该是「台侨」的做法,其中就包含去中国化、要求把侨胞细分的意思,几乎是一个翻版的「侨胞三等论」,随即引发海外侨界广泛声讨和反弹。如今华侨改侨民,又何尝不是林昶佐言论的又一个后续动作,这种细化其实就是变相分化,未来可能就会把华侨、台侨、越南裔侨胞都区分开,对于侨民来说,无疑是政府给出了一个「选边站」选项,严重来讲,恐怕会在日后造成大家对立。

中华会馆顾问伍竞群则表示,对于海外侨胞来说,无论来自哪裡、属于哪个政党,大家都是黄皮肤、黑头髮的华人,可是最近中华民国政府种种做法令人失望,中华会馆也是出于对中华民国的关切和爱护,才发出声音,希望侨委会以后做事,应顾着全民意愿,而全民包含的应该不仅是本土居民,也有海外对于中华民国关切的海外侨胞。但希望大家不应因为改名而挑起过激的争端。

除了传统侨社强烈反对外,越柬寮侨团代表也认为此次更名多此一举,越柬寮侨团代表罗明指出,「华侨」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之初,对于支持革命的海外华人称呼,既神圣又有意义,如今要改为「侨民」,完全是多此一举,到底是哪裡的侨民,将会产生歧义。
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